爱看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新式书院在古代 > 116、第 116 章
    在大光,翡翠玉石琉璃一向备受王侯将相,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的青睐,因其稀缺,华美,所蕴含的象征。

    翡翠玉石在大光的地域中有可以开采的矿藏,然而,琉璃确是从西域海外中传来的物件,大光之中往往稀少,会制作的手艺师傅少之又少。

    这类匠人不是在皇宫便是在哪一个世家贵族当中,民间少有。

    当林清和提出玻璃厂想法的那一刻,先生们皆以为这是类似于水泥的一种新物品,会给百姓,大光带来益处,无人询问玻璃具体为何物。

    林清和仅仅和白琅月详细的谈过,白琅月并不感到惊讶。

    在他看来小师兄什么都会,玻璃琉璃小师兄简单想想,动手制作,出成果的时间不会太短,而且,每一次琢磨出来的东西都大有用处。

    更何况玻璃一听就和琉璃差不多,琉璃还是已有的东西,小师兄一定能做出来。

    白琅月对林清和的盲目自信已经到一定程度了。

    话又说回来了,正因为琉璃的稀缺和技艺的不流通,正好造就了林清和可以将琉璃与玻璃以及肥皂作为定江县的特产,大力发展定江县的经济,为更多的百姓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定江县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而学子可以在这其中参与到定江县的建设,了解当地的民生情况,不再是在书院中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比其他书院的学子多了更多的经验。

    江缘等书院躁动不安地看着,青山书院在定江县中隔一两个月就全书院联合县衙开展实践活动,并且卓有成效。

    他们的心,动摇了,眼红了,但无人出面,因为顾及着来年的县试和巡回科考,两者相较,人们常常倾向于保持固有的,可见的回报方式。

    顾院长他们坐得住,县学的乔教谕可坐不住了,修路赶不上趟,县报处敞开了怀抱,可是,他拉不下这张脸和白县令说啊。

    恰好此时,第一期的县报出来了,一份县报整整六张,一同发放。

    乔教谕拿到手之后,第一眼就看见了县报正中央的官府联合青山书院一同修路,顺着往下看,内容详实,写了修路的前因后果,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当前修路的进度又如何,修路的善款详细支出。

    最近的秋收情况如何,商税几何,重点表扬了以左家为首的几家商户,今年商税创了新的高度。

    还有大光中近段时间发生的大事,颁布的一些最新的政策。以及定江县县衙官营商铺和田庄的产出和支出情况,几乎是将定江县的账本公之于众。

    乔教谕看完前两张,心中泛起惊涛骇浪,白大人锐意进取,在位以来所作所为实乃胆大包天,与官场格格不入,唉……官是好官,就是不知道坚持到什么时候,也许就像流星一闪而逝。

    乔教谕接着往下看,县报版面一改,右上角还有一行字,定江县民生报,内容基本上讲的都是定江县百姓的家长里短,谁家人口太多准备分家,婆媳关系不和,哪家夫妻和和美美,又有哪家出了个混子,哪家的牲畜养得特别好之类的八卦小故事。

    乔教谕看得津津有味,这些百姓小事也不知是怎么得来的,一个个写得有意思极了,他看向故事的末尾。

    采访记者:青山学子,蒋川。

    乔教谕一时之间愣了,怎么青山学子还能投这个,大家不都是投文章吗,怎么你偏偏不走寻常路。

    乔教谕又翻翻这两张民生报,大部分内容都是青山学子所写,里面还有青山蒙童的文章,他刹时无语怔愣。

    最后,乔教谕的手翻开了最后两张,一看右上角,定江县学子报,版面又是另一种不同的风格,三种不同的报,版面都是不一样的风格,令人一眼就能辨清。

    乔教谕快速翻看着学子报上的文章,花团锦簇,内容虚浮,千篇一律,毫无灵魂,还比不上青山蒙童写的民生小八卦,蒙童在里面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小建议。

    乔教谕站在原地,手执薄薄的六张县报,重若千金。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乔教谕最后还是决定找个时间和白琅月谈谈县学今后的发展,他白琅月毕竟是县令,县学可是在县衙底下开设的书院,总不能总是和青山书院合作,他们自己人一点便宜占不到吧。

    在江缘等书院私塾固执己见的时候,乔教谕已经开始偷摸着为县学的发展考虑了。

    学子前期写文章虚浮,千篇一律是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一般是通过游学和自己的见闻积累经验,将之容于文章之中。

    现在,处于发展革新的定江县就是一个好去处,参与其中得到的经验对于灵通的学子来说,是一件好处多多的事情。

    林清和不知道他的同行们这么多戏,他现在快被气炸了,这些学子怎么就听不懂他讲的东西呢,明明那么简单。

    他坚决不承认是他教学水平垃圾,他教林槐夏一点就通,现在都能自己动手自行设计琉璃样式,玻璃样式了。

    蒋川等人站在原地战战兢兢,隔行如隔山啊院长,他们之前没接触过这些匠人的手艺,自然是什么都不懂。

    杜晃就更加胆战心惊了,他们这些学子分成两拨,他一个人跟着林槐夏,蒋川几人跟着好脾气的林清和。

    杜晃羡慕地看着蒋川几人,真好,他想换换。

    林清和在原地转了个圈,平复自己的心情,安慰自己,自古以来,辅导孩子课业都不容易,君不见,现代父母辅导小学生写作业,被气得送进了医院,他算好的了,起码没有被送进医院救治。

    “行了,我再说一次,我们从简单的开始,槐夏你也一块过来,我讲不到的地方,你给他们做补充。”林清和选择和林槐夏一起教导,不再分开进行教学。

    林槐夏没有意见,带着杜晃就过去了。

    杜晃如蒙大赦,一溜烟跑进了蒋川几人中间,他也不好过啊。

    林清和一边进行讲解,林槐夏一边拿着工具在他们面前进行演示。

    烧得通红呈橘红色的琉璃材料在林槐夏的手中乖乖巧巧,随着她的动作任意变化着形状,林清和语调轻缓柔和,不疾不徐。

    最后在林槐夏手中成型的是一株开得正盛的广玉兰花。

    “这使用的是自由成型法,通过剪子,镊子,钳子等工具对可塑态的玻璃直接制作,形成工艺品。”林清和详细地解说着,“除此之外,还有吹制,拉制和压制。”

    紧接着林槐夏又把林清和说的这三种玻璃制作方法一起演示了个遍。

    剩余的琉璃,林清和计划着等杜晃几个学子学会了玻璃的制作再开始。

    琉璃比玻璃的制作稍微复杂一些,要经过二十多道的程序,花费十多天的时间,不像玻璃在他的院子内都有成品的材料可供练习。

    玻璃与琉璃的制作工艺上,有好几个类似的步骤,学会了如何制作玻璃,琉璃也会变得轻而易举。

    林清和看着学子们笨拙的动作,只觉得任重而道远。

    多多练习,以后还要靠他们几个教其他的学子。

    于是,林清和开口了,“杜晃,蒋川你们几个要赶紧学会啊,你们的同窗还要靠你们教,玻璃厂的未来就靠你们传承技艺。”

    杜晃没有蒋川他们几个表面功夫做得好,神情变化之大,脱口而出,“什么,我们还要教其他人?”

    惹来林槐夏冷冷一瞥,杜晃赶紧收好了表情,和蒋川一样,眼观鼻,鼻观心。

    林清和一笑,“你们也不用那么紧张,还记得之前说过的做官的途径吗,特科也是其中的一种。琉璃和玻璃在大光中相当的稀缺,价值高昂,可以为大光创造出许多财富。”

    林清和提出了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

    杜晃嗤之以鼻,没听说过匠人也能当大官的,顶多是在工部底下当下七品小官,人人可使唤。

    可是蒋川心动啊,他一个贫家子,学会了这个,不说当官,单是学会这个手艺,他这辈子吃穿不愁,家人也能过上好日子。

    价值连城的琉璃,哪个百姓没听说过。

    青山书院是真教真东西啊!

    “学子一定好好学,必不负院长所托。”蒋川坚定地说道,双眸晶亮,唾手可得的光明未来。

    杜晃觉得蒋川简直鬼迷心窍,玻璃是不是琉璃都说不定,当然这些话,杜晃是不可能当面说出来的,他只能在心里腹诽。

    “好,继续练习,争取早日学会,在玻璃厂建好之前学成。”林清和轻描淡写地为学子们定下了期限。

    话刚落音,蒋川等人马上开始行动,练习着玻璃如何制作。

    林清和不时地提点着他们制作时的动作和小技巧,林槐夏还在沉迷着开发各种不同样式的玻璃制品。

    时间飞快,转眼到了玻璃厂落成的时刻。

    青山学子们的心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吃在玻璃厂,住也在玻璃厂,没日没夜地赶工。

    不赶不行啊,慢悠悠地来,他们就没有时间去温书复习科举了。

    院长好歹毒的心呐,为什么挑了这个时间来建立玻璃厂。

    家住在府里的那个学子根本没有时间回去,整个人都麻木了,青山书院为什么会变成这种鬼样子,明明之前还是很正常的,现在,呵呵……

    玻璃厂还有杜晃等人的一部分贡献,在林清和与林槐夏两兄妹的每日督促之下,他们的制作手艺飞快熟练。

    然后麻溜地回到玻璃厂的建筑工地上帮忙,大家一起群策群力终于建立好了。

    众学子高兴之际,在林清和的提醒下,杜晃几个当初去学习玻璃和琉璃技艺的学子,终于想起了还要教其他同窗们怎么做玻璃和琉璃。

    顿时,两眼一黑,苍天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