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时砚找上这位确实有自己的目的, 但这目的跟杨禾高想的却不相同。
这事儿在杨禾高或者任何一个知道那位老先生身份的人看来,都是时砚一心钻营,想通过那位的手走上仕途, 几乎没有第二个可能。
可时砚偏就走了让人想不到的第二条路, 他是想给自家闺女找个先生。
经过将近一年的观察,时砚发现阿云聪慧, 机敏, 这点从剧情中就能知道, 否则也不会在男主的教导下成为他身边的得力干将。
但时砚要说的是, 阿云的聪慧并非只体现在军营里辅助男主那一套上, 要真只能玩转军营那一套, 最多说明她擅长那一套。
可真正的聪慧是一通百通,很多事情,包括时砚平日里做过的事情,读过的书,偶尔说过的话, 都会让阿云若有所思。
人一旦会独立思考, 她的人生便会在无数的节点上,产生无数的可能。但聪明人都有一个毛病,便是在无人引导的时候容易走上偏路, 这就跟平常人说的聪明人容易想多一个道理。
因此时砚想给她找一个合适的先生教导于她。
至于为何时砚不亲自教导, 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
首先,他脑子里有很多不合时宜的东西,平日里总会不经意间带出一二。而两人的父女关系过于亲密, 又同住一个屋檐下,阿云年纪小,正是爱学着亲近长辈行事的年纪, 他身上这些东西或多或少都会被聪明孩子学了去。
这些东西对于当下的女子,尤其是平民家庭出生的女子来说,是祸非福。
因此时砚要给闺女找个先生,既能很好的引导她,让她能在发挥自己最大价值的同时,被主流所接受,又能让她活的自在随心。
当然盯上这位老先生,还有另一层打算。
时砚自个儿没有往仕途中钻营的想法,但闺女若想不受委屈,给她找个有本事的师父,有能为的师门,也是不错的选择。
“梅家书院的名声你我远在偏远小镇都有所耳闻,现如今书院山长正是梅老先生嫡亲的兄弟,书院出去的学生遍布朝堂山野,可谓真正的桃李满天下。
老爷子本人年轻时也是两榜进士,当今相国大人曾在他门下受教,老爷子自身在朝堂上也有不小的影响力。
不知有多少人想拜入他门下却不得其门而入。”
时砚将老爷子的事情一一跟杨禾高说了,脸上带着几分笑意道“想不想跟着老先生读读书”
杨禾高确实很眼馋,但他更实际,摇头摆手“先生您说的的确很诱人,只要想到有朝一日大权在握呼风唤雨,便让人心动不已。
但禾高在做乞丐那些年学到的第一个道理,也是记在骨子里都忘不掉的道理。只有吃饱了,才能有以后。
否则朝不保夕,衣不果腹,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想得再多都是南柯一梦,没有明日,哪能想后日梅老先生那样的人物,不是谁想攀就能攀上去的。”
他盯着时砚的眼睛,说的非常认真“先生,我的眼睛很小,只能看到眼前。”
况且,他更想说的是“梅老先生确实很了不起,他的家族,甚至他家的书院也很了不起,但在禾高心里,先生您才是天底下最好的先生”
杨禾高第一次直白的对着时砚表白心迹,略有几分不自在,但态度很坚决,说完便挠着头闪躲时砚的视线,一溜烟儿陪两孩子玩耍去了。从他眼神里时砚能看出,这小子确实是这般想的。
瞧着他轻快的背影,时砚难得为这小子的将来做考虑,否则对不起他的一番信任。
日子一晃而过,梅老日日上米粉店嗦粉,除了第一日杨禾高表现的格外积极外,最近梅老在米粉店的待遇就是一个普通食客。
时砚面上并未有多余举动,小半月过去,和梅老一句话都没说过。
两人用一句话说便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属于只存在简单的金钱交易关系的那种,你给钱,我卖粉儿,银货两讫。
刚开始杨禾高还能忍得住,以为先生心中自有计较,结果过去这么长时间,两人连话都没搭上,杨禾高替先生着急之下,嘴角起了好大几个燎泡,亮晶晶的特显眼,被时砚拉着连灌了三天下火的黄连汤。
苦的整个人意志都消沉了许多,连着小半个月下来吃东西嘴里都没味儿。
结果人家的黄连汤白喝了,前边儿的燎泡才结痂,后面儿又跟着起了一排,脸色越来越差,整日里顶着两硕大的黑眼圈儿晃悠。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不学好,大半夜出去做贼了呢。
他是真上火,能遇到梅老是多幸运的一件事,多少读书人求都求不来。能和老先生搭上关系更是能改变一生的事情,他当然替全天下最好的先生着急了
时砚一瞧,得了,这事儿还真不能瞒着这小子,就找了个时间,将人带到书房,把自己的打算一一说了。
杨禾高一开始是非常震惊的,但很快便被先生镇定的态度感染,觉得或许是自己小题大做,先生这般想也是正常的
于是顺着这个思路,他快速发现了其中的难题“最近我找人仔细打听过了,要是梅家书院收学生,要求或许还能放宽一点,作为书院学生,走出去自称梅门也能挺胸抬头做人,受人尊敬。
可书院有规矩,从没收过女学生,甚至有年轻女子不得随意进出书院的规定,就怕女色影响了学生上进之心。
所以想让阿云成为梅家书院学生,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至于让梅老收阿云做关门弟子,这事儿我想都不敢想。”
杨禾高的眼神充满了敬佩看着时砚“先生您竟这般敢想,禾高自愧不如”
“这些日子我听刘公子说了许多,才知到了梅老那个位置,关门弟子也不是想收就能收的。
老先生的关门弟子,意味着是相国大人的师弟,和朝堂许多人成了天然盟友,还未出师,一只脚便已经踏入权利的角斗场,太高了。
说句犯忌讳的话,梅老曾经教导过今上,算起来梅老的学生和今上也有同门之宜。
到了这种程度,收个关门弟子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事,还要看家族的态度。若只收来服侍左右便罢了,没甚影响,谁都能容下。
可问题是谁会相信这时候收的关门弟子是个能安心在身边服侍起居的
这些咱们且不提,都是梅老答应收阿云做弟子后的事情了,前提是咱们有办法让梅老点头同意。”
虽然说的不完全对,但这小子最近大量做功课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于是时砚稍作解释“所以阿云的女子身份,与她来说是约束,也是保护,端看届时梅老的态度了。”
约束是说,梅家从未有过女弟子的先例,即便是梅家女子,皆有族中女学可去,和男儿读的是两样书。让老先生收女弟子,难度骤然增加。
保护是说,一旦老先生点头,女子的身份注定她很多事情都无法做,旁人对她的警惕会无限下降,同门会多几分包容,外界会多几分尊重。
“至于如何让梅老点头”时砚瞧着书架上昨晚才编写完的一本食谱,轻笑一声“是人便有弱点,找准了,一击即破,等着就是了,不着急”
时砚说不着急,杨禾高以为事情很快便有结果了,谁知这一等便又过了三月,到了周先生忙着准备乡试的日子。
杨禾高心里多少是着急的,就怕到手的鸭子飞了,一转头瞧见先生镇定的很,面上不漏丝毫情绪,心下先给自个儿下个定义“心性不行,需多向先生学习。”
这头正蹲树下陪阿云和小宝两人糊纸鸢磨炼心性呢,便见刘二伯带个人进来。
来人衣着乍看上去不打眼,细看的话,粗布麻衣下露出的是雪白的衣服领子,瞧着是柔软细腻的棉布制成的。
千层底儿布鞋踩过青石板路,在上面留下一个略微潮湿的鞋印。仔细瞧的话,那鞋印上竟然细细密密的纳出了梅花形状。这可不是普通人家能有的闲情雅致。
这些发现并不能让杨禾高动容,让他想当场站起来迎上去的,是来人的脸,可不就是他这几月见心心念念的梅老先生嘛
压下内心的激动,强作镇定的带着阿云和小宝起身给来人见礼,刘二伯带着一脸憨憨的笑和三人解释“这位是经常去咱家店里嗦粉的梅先生,禾高你应该知道的。
老人家听闻咱东家在编写食经,手头刚好有东家需要的资料,今儿特意前来拜访的”
刘二伯说话间面上带出的骄傲无法掩饰,在他眼里,梅老是位普通食客,食客对自家的米粉表现出这般痴迷,甚至特意上主人家来拜访,这就是对店家劳动成果最大的赞美。
杨禾高感觉自个儿激动的腿脚发麻了,但事实上,他面上非常镇定和人行礼“是了,素日里常见老先生去店里吃粉,没想今日能在家中见到您,也是缘分。
我家先生这会儿应该在书房,既然您和先生有事相谈,小子便不多做打扰,让刘伯给您带路吧”
说着让出路,有几分不卑不亢的意思。
梅老也是个有意思的,见了三个孩子,直接拽下挂在腰间的荷包,像个真正的乡间小民,又像是街坊邻居互相串门似的,从中取出三块儿亮晶晶的糖果放到三人手里。
瞧瞧被三人霍霍的不成样子的纸鸢,又摸摸三人额头,笑眯眯的道了一声“都是好孩子,东家好福气”
两个小的看了禾高哥哥一眼,见禾高哥哥点头,才欢喜的接过糖果。
拿了人家的东西,尤其是小宝,见到了他爹从不让他多吃的糖,双眼瞬间发光,十分嘴甜的冲着梅老拱手“小宝给爷爷作揖了,爷爷您真是个好人”
杨禾高被这小子给气笑了,没这么丢人的,不过又有什么办法呢赶紧和阿云两人谢过梅老。
就见这小子虽然嘴馋,但糖果捏在手里也没立即便往嘴里塞,不过咽口水的声音到底是被几人捕捉住了。
结果人欲盖弥彰的用小胖手捂住嘴来了一句“小宝不馋,小宝没流口水,小宝是喜欢爷爷呢,爷爷真是个大大的好人往后还请爷爷多多上家里玩儿呀”
心虚的眼珠子乱转,真没眼看,杨禾高都不知道那般的先生怎会生出这样一个吃货儿子,真是有损先生一世英名。
梅老这辈子第一次收到这般朴实无华又直白的马屁,被逗的不行,重新将腰间荷包取下来,在小宝惊喜的眼神下,慢吞吞的将荷包从里翻了个个儿。
小孩子气十足的给小宝展示“瞧,没有了,往后还欢迎爷爷上家里玩儿吗”
小宝自觉是个大气的孩子,虽有失望,但还是拍着胸口对梅老道“爷爷真可怜,下次小宝把自个儿的糖留着,等爷爷来了,小宝请爷爷吃”
梅老被逗的哈哈大笑,跟着刘伯走了,结果没走两步,便听见那机灵的小子用自认为的小声跟人说话“姐姐,下次爷爷家来肯定还要带礼物的,咱们不吃亏”。
语气里那个得意劲儿哟,让见多识广的梅老脚步一顿。
阿云轻快的应了一声,同样小小声的警告“姐姐知道,但是不能说出来。”
小宝是个可实诚的孩子了,不懂就问“事实就是这样嘛”
阿云说不清楚里面的道理,只用同样胖乎乎的小手捂住弟弟的嘴巴,一脸严肃的强调“但是不能说”
前头给梅老带路的刘伯脚步肉眼可见的加快了不少,杨禾高痛苦的捂着脸,不敢想象梅老听完是何脸色。
先生前头挥锄头想给她拜个师呢,阿云后头拆墙脚速度快到谁都没想到,一见面就将老底儿给漏了个彻底。
自求多福吧。
同时杨禾高也明白了先生之前说的,他不能继续教两孩子,两孩子在家里自由惯了,有什么说什么。
尤其是阿云,她太聪明,年龄小,很多事都是一知半解,懵懵懂懂,行事上很容易给人留下世俗,表里不一的印象,这对一个姑娘家来说不是好事。
希望一切能如先生所想吧。
书房里一切岁月静好,确实如先生所想,但这先生所想,与杨禾高认为的先生所想,差距着实有些大。
时砚将他最近才完成的食经拿出来一一和梅老探讨,言谈间全是对食物的热爱,两人就何种季节吃何种食材最佳,何种食材用何种方式烹饪最能保留原汁原味,何地所产何食材最为正宗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期间不乏引经据典,追根溯源,梅老说了前半句,时砚便知出自何处,时砚说了某部著作,梅老便发表他对其看法。
两人观点或相同,或不同。相同时共饮一杯酬知己,不同时也不试图说服对方,尽兴之时,时砚抚掌而笑,邀请梅老在家用饭。
“小子亲自下厨,请您尝尝小子的手艺”
梅老也欣然应下,丝毫没有表现出他一介普通百姓,让秀才公给他下厨做饭的惶恐不适。时砚面上更是没有丝毫不情不愿。
两人单纯的就像伯牙子期遇知音,不存在身份,地位,年龄上的差距,这一刻只是两个热爱美食的人碰撞在一起,有无数想要和对方分享喜悦之人,开心的就像两个孩子。
谁都没提对方的身份,也没对对方明面上的年龄,阅历,人生经历,家庭环境,能有今儿表现出来这般博闻强识本就不合常理多说一个字。
人生在世谁还不能有自己的小秘密呢
知己,就该给对方足够的尊重。
时砚邀请梅老去家里厨房一观,梅老也没有君子远庖厨的想法,当下就跟着去了,两人在厨房将近一个时辰,期间让杨禾高守在院门口,谁都不让打扰。
饭菜香味儿从厨房飘出,一路晃晃悠悠在众人鼻尖打个旋儿,又调皮的飘远,只有余香在鼻尖萦绕不散,勾的人心神荡漾。
苗老太实在受不了这香味的折磨,干脆眼不见心不烦,带着小马扎遛遛哒哒去隔壁婶子家唠嗑去了。
两孩子皱着鼻子伸长脖子在院门口张望,小宝嘴角的口水滴滴答答,杨禾高给擦口水擦的袖子湿了一整条。
被空气中各种香味儿刺激的很想学苗老太一走了之,可他走了这家里就没人照应了,只能继续痛并快乐。
而院内的时砚和梅老二人,对门口不时露出的三个脑袋视而不见,两人坐在桌边,一口小酒一口菜,说说笑笑好不热闹,期间不时露出了然中带着几分促狭的笑,心照不宣的碰一杯,听到门口传来一阵咽口水的声音,心满意足的再来一口菜。
美滋滋。
时砚一口酒下肚,心下舒了一口气。
他是拿出了真本事,通过几个月时间对梅老特殊关照,让梅老吃到嘴里的米粉味道与日俱增,老先生或许一开始不以为然,毕竟吃过的好东西太多了,天价米粉说到底还是一碗米粉罢了。
可到了后来,那味道可就太霸道了,吃的时候不觉得,可一日不吃,总会茶饭不思,觉得今儿有什么未完成的大事一般在心里挂念,跟有魔力似的。
算是彻底将老人家的饮食习惯给培养出来了。
后来又不经意间在店内和刘公子提及“正在着手写一本百安县附近民间美食类食经,希望刘公子能在其中牵线搭桥。”
刚好让梅老听到了。
虽然老人当场没什么表示,甚至连眼皮都没抬一下,但今儿不还是将人给等来了嘛
很久以后杨禾高问时砚“先生您如此行事,怎知梅老先生收阿云为徒,看重的是她本身,还是看中她有您这样一个父亲”
时砚还挺骄傲“我凭本事给闺女找师父,碍着谁了”,